“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这首“致命”民谣你听过吗?正当夏季,大量野生菌走上餐桌,野生菌中毒事件也进入高发期。及时了解野生菌中毒的紧急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
轻者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出现幻觉、心悸、头昏头晕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1]。
二、食用野生菌,这些重点要牢记
1.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
2.避免多种野生菌同食。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加大,医疗救治更困难。
3.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食用野生菌时饮酒,会促进人体对野生菌毒素的吸收,酒精还可能与野生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
4.“民间方法”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不可靠。有专家指出,以色彩、有无汁、断面是否变色或生虫来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缺乏科学依据[2][3]。
三、野生菌中毒了怎么办?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用汤勺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2.留样。就诊时保留残留菌样或呕吐物,便于医生判断毒素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3.立即就医。专家提示,食用野生菌后,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幻觉等症状,要立即就诊。需要注意的是,一同就餐者不论有无症状,都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观察并诊治。如有哺乳妇女,应停止哺乳,以保护乳儿安全[4]。
四、四川省、重庆市常见的毒蘑菇
野生菌虽美味诱人,但安全才是享受美食的前提。经验不能替代科学,误信“偏方”甚至会致命。希望大家不盲目尝试未知野生菌,不迷信“民间偏方”,科学食用野生菌。
参考文献:
[1]杨光会.野生菌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4(25):56-58
[2]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须知[J].致富天地,2021(7):75-75
[3]远离野生菌,不做“菇”勇者[J].科学之友,2024(6):168-168
[4]赵珮然,岳冉冉,王贤思.如何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吃菌的这些误区要纠正[N].新华每日电讯,2025-06-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