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管理建立在正确测量血压的基础之上,新版指南中对于规范化血压测量的推荐与2018版指南基本一致,但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血压测量要点:
1.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min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2.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1,C),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M,C)。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者(<24cm)应使用小袖带(1,C)。
4.首诊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1,B)。
5.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s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l,C)。
6.老年人、糖尿病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或坐位改为站立位后1min和3min时测量。
7.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1,B)。
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1.诊室血压是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1,A)。
2.应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确诊高血压,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与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疗效,诊断难治性高血压(1,C)。
3.动态血压监测还可评估血压昼夜节律,判断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等临床表型。
4.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家庭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5.四肢血压测量计算踝/臂血压指数(ABI)或两侧上臂或下肢血压差值,可用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lla,B)。
诊室血压测量与诊室外血压测量方法的比较
二、高血压分类及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 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三、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哪些?
1.男性>55岁,女性>65岁
2.吸烟或被动吸烟
3.糖耐量受损(2h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
4.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3.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1.0 mmol/L)
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或肥胖(体重指数≥28 kg/m²)
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8.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60 μmol/L)
9.心率增快(静息心率>80次/min)
四、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有哪些?
1.心脏损害:高血压可能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脑损害: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高血压脑病,以及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降低、痴呆和视力丧失。
3.肾脏损害: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慢性肾脏疾病,最终可能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
4.血管损害:表现为内皮功能异常、颈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主动脉夹层等。
5.视网膜损害: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性收缩、视盘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这些损害都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壁受压、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和眼部疾病。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的靶器官损害。
四、高血压患者怎么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主要是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针对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1.健康饮食:采取清淡饮食,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报餐,实行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2.调整整活方式:戒烟戒酒,每天坚持一定的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3.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4.形成良好侧血压、脉搏监测(建议同时记录)习惯,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并进行干预处理。
5.遵医嘱服药,按期复查:应确保服药后降压有效,控制血压在目标血压值以下,观察是否有药物副作用(如:刺激性干咳、水肿、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如果服用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6.健康教育与支持:主动学习高血压相关的知识,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参加健康讲座和社区活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通过上述措施,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建议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管理策略,以适应健康状况的变化。(撰稿人:南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