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超过5000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流感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流感导致全球约100万人死亡、2009年甲型H1N1流感导致约10万人死亡。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流行性感冒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流感便如影随行,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正确认识流感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在冬天和春天特别容易传播。每年10月开始中国各地就逐渐进入了流感的高发季节。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爆发流行,其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甲型极易变异,可引起反复流行、甚至世界范围的大流型。
2.谁是流感的传染源?
流感病人、感染流感但没有症状却携带病毒的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原,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 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3.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经打喷嚏、咳嗽等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日常用具间接传播。在人多且通风不良的地方,流感病毒还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增加传播风险。
4.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
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感染流感,婴幼儿、孕妇、肥胖者、年老(≥65岁)体弱人群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为流感感染高危人群、在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重的并发症。
5.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症状通常很突然,包括乏力,寒战、高烧(体温可高达39-40℃)、,头疼、全身酸痛、食欲不振、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干咳,少部分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一般4-7天,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可持续数周。
6.得了流感如何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高热者予解热镇痛药,必要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忌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以避免产生瑞氏综合征。如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不适立即就诊。抗病毒是流感的重要防控手段,发病48小时内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7.如何预防流感?
疫苗预防:
预防流感最基本的措施是疫苗接种。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疫苗接种。重点接种人群:65岁以上老人;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慢性肾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病患者或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也需要接种。不宜接种疫苗的人员:对鸡蛋或疫苗中其它成分过敏者;格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孕期3个月的孕妇;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建议暴露后不迟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每次剂量同治疗剂量、每天一次,使用7天。
一般预防:
流感流行期间,避免集会等集体活动,易感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戴口罩,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使用消毒剂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臂捂住口鼻、勤开窗通风、锻炼身体提高肌体免疫力、出门佩戴口罩、防止受凉。
8.流感期间可以吃哪些食物?
流感期间建议食用富含蛋白食物:如瘦肉、奶制品、豆制品、鱼肉、肌肉、牛奶、豆浆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流感期间多饮温热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撰稿人:南江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赵春香)